雷雨季节雷电频繁雷电灾害也时有发生,需要各单位提前做好防雷措施,防雷检测是必须要做的一项。那么在雷电多发期有哪些地方必须做防雷检测呢?
学校、医院防雷检测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地方,都是人员密集场所,是防雷重点单位,因此需要加强防雷的基础建设和防雷安全管理,防雷检测是必须要做的,在教学楼、宿舍楼、网络机房、住院楼、门诊楼等位置都需要安装防雷设施并定期进行防雷检测。
加油站防雷检测
加油站是易燃易爆场所,一旦发生雷击事故损失不可估量,按照相关规定,易燃易爆及危化场合需要每年做两次防雷检测。
住宅、写字楼防雷检测
住宅和写字楼是人们上班和居家生活的地方,也是人员相对密集的场所,写字楼里还会有很多机房,很多重要数据都会存储在数据机房,一旦遭受雷击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也会导致重要资料遗失,因此有必要经常做防雷检测,保障防雷设备的有效性。
以上就是为大家列举的需要做防雷检测的地方,防雷检测是安全检查,各企事业单位不可疏忽,由于篇幅有限有很多未能列举的场所也是需要做防雷检测的,如工厂、商场、车站、地铁、飞机场等位置也是重要场合都需要进行防雷检测。请各单位自觉按照国家相关要求委托具有防雷资质的单位进行防雷检测。后附国家防雷检测资质等级要求的划分细则。
防雷检测资质等级要求的划分细则
防雷装置检测资质等级分为甲、乙两级。
甲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检测。
乙级资质单位可以从事《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规定的第三类建(构)筑物的防雷装置的检测。
处罚:无资质或者超越资质许可范围从事防雷装置检测的,或者在防雷装置检测中弄虚作假的,按照《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第四十五条的规定进行处罚。
第四十五条规定: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按照权限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一)无资质或者超越资质许可范围从事雷电防护装置检测的;
(二)在雷电防护装置设计、施工、检测中弄虚作假的。
(三)违反本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三款的规定,雷电防护装置未经设计审核或者设计审核不合格施工的,未经竣工验收或者竣工验收不合格交付使用的。
附:一二三类建筑物划分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一、凡制造、使用或贮存炸药、火药、起爆药、火工品等大量爆炸物质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二、具有0区或10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三、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因电火花而引起爆炸,会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
二、国家级的会堂、办公建筑物、大型展览和博览建筑物、大型火车站、国宾馆、国家级档案馆、大型城市的重要给水
水泵房等特别重要的建筑物。
三、国家级计算中心、国际通讯枢纽等对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且装有大量电子设备的建筑物。
四、制造、使用或贮存爆炸物质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五、具有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且电火花不易引起爆炸或不致造成巨大破坏和人身伤亡者。
六、具有2区或11区爆炸危险环境的建筑物。
七、工业企业内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
八、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06次/a的部、省级办公建筑物及其它重要或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物。
九、预计雷击次数大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一、省级重点文物保护的建筑物及省级档案馆。
二、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12次/a,且小于或等于0.3。
三、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
四、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的一般性工业建筑物。
五、根据雷击后对工业生产的影响及产生的后果,并结合当地气象、地形、地质及周围环境等因素,确定需要防雷的21
区、22区、23区火灾危险环境。
六、在平均雷暴日大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15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在平均雷暴日小于或等于15d/a的地区,高度在20m及以上的烟囱、水塔等孤立的高耸建筑物。
防雷检测方案
一、概述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智能设备及电子信息系统的广泛应用对雷击灾害的预防越来越严苛,雷电灾害的发生往往对此类场所造成及其严重后果。为把雷电灾害减少到最低程度,我们必须增强防雷减灾意识,防雷装置安全检测尤其值得我们重视。
现代建构筑物综合防雷包括了直击雷、雷电感应、雷电波侵入防护三大部分。一套完善的防雷设施,为了实现其对不同雷害的防护目的,必须采取接闪、分流、屏蔽、均压、接地等技术措施。因此,建筑物防雷设施应包括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屏蔽、等电位连接、合理布线、浪涌保护等技术环节。检测工作应根据建构筑物防雷措施的实际情况及设计图纸,依照不同防雷措施的特点全面、有序的开展工作,同时注重重点场所,重点部位的雷电防护安全性能的检测工作,真实反应建筑物综合防雷系统安全性能的实际状况。
二、检测依据
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15
2、《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 第1部分常规测量》GB/T 17949.1-2000
3、《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2
5、《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5
三、检测内容
1、接闪器检测
检查屋面设备、设施应处于直击雷保护范围内,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没有得到接闪器保护的屋顶孤立金属物的尺寸不过以下数值时,可不要求附加的保护措施:
1)高出屋顶平面不超过0.3m。
2)上层表面总面积不超过1.0m2。
3)上层表面的长度不超过2.0m。
(2)不处在接闪器保护范围内的非导电性屋顶物体,当它没有突出由接闪器形成的平面 0.5 m 以上时,可不要求附加增设接闪器的保护措施。
检查接闪器与建筑物顶部外露的其他金属物的电气连接、与引下线的电气连,屋面设施的等电位连接。检查接闪器的位置是否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是否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应备帽等防松零件是否齐全,焊接部分补刷的防腐油漆是否完整,接闪器截面是否锈蚀 1/3 以上。接闪带是否平正顺直,固定支架间距是否均匀,固定可靠,接闪带固定支架间距和高度是否符合要求,且固定支架的高度不宜小于 150 mm。
布置方式 | 扁形导体和绞线固定支架的间距 (mm) | 单根圆形导体固定支架的间距 (mm) |
安装于水平面上的水平导体 | 500 | 1000 |
安装于垂直面上的水平导体 | 500 | 1000 |
安装于从地面至高 20 m 垂直面上的垂直导体 | 1000 | 1000 |
安装在高于 20 m 垂直面上的垂直导体 | 500 | 1000 |
明敷接闪导体和引下线固定支架的间距
检测时,应检查接闪网的网格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建筑物防雷类别 | 滚球半径 hr(m) | 接闪网网格尺寸 (m) |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 30 | ≤5×5 或≤ 6×4 |
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 45 | ≤10×10 或≤ 12×8 |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 60 | ≤20×20 或≤ 24×16 |
接闪器布置
检测时,应用测高仪测量接闪器的高度、长度,建筑物的长、宽、高,根据建筑物防雷类别用滚球法计算其保护范围。
检测时,检测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和尺寸是否符合下表的规定。
检查接闪器上有无附着的其它电气线路。检测时,应检查建筑物的防侧击雷保护措施。当低层或多层建筑物利用女儿墙内、防水层内或保温层内的钢筋作暗敷接闪器时,要对该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查,防止可能发生的混凝土碎块坠落等事故隐患。除低层和多层建筑物外,其他建筑物不应利用女儿墙内钢筋做为暗敷接闪器。
接闪带在转角处应按建筑造型弯曲其夹角应大于 90°,弯曲半径不宜小于圆钢直径10 倍、扁钢宽度的 6 倍。接闪带通过建筑物伸缩沉降缝处,应将接闪带向侧面弯成半径为 100mm 弧形。当树木在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接闪器保护范围外时,应检查第一类防雷建筑物与树木之间的净距,其净距应大于 5m。砖烟囱、钢筋混凝土烟囱,宜在烟囱上装设接闪杆或接闪环保护。多支接闪杆应连接在闭合环上。当非金属烟囱无法采用单支或双支接闪杆保护时,应在烟囱口装设环形接闪带,并应对称布置三支高出烟囱口不低于 0.5 m 的接闪杆。
钢筋混凝土烟囱的钢筋应在其顶部和底部与引下线和贯通连接的金属爬梯相连。当符合本规范第 4.4.5 条的规定时,宜利用钢筋作为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可不另设专用引下线。
高度不超过40m的烟囱,可只设一根引下线,超过40m时应设两根引下线。可利用螺栓或焊接连接的一座金属爬梯作为两根引下线用。金属烟囱应作为接闪器和引下线。
2、引下线检测
检查专设引下线位置是否准确,焊接固定的焊缝是否饱满无遗漏,焊接部分补刷的防锈漆是否完整,专设引下线截面是否腐蚀 1/3 以上。检查明敷引下线是否平正顺直、无急弯,卡钉是否分段固定。引下线固定支架间距均匀,是否符合水平或垂直直线部分0.5m~1.0m,弯曲部分 0.3m~0.5m 的要求,每个固定支架应能承受 49N 的垂直拉力。
检查专设引下线、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焊接处是否锈蚀,油漆是否有遗漏及近地面的保护设施。
检测时,应用卷尺测量每相邻两根专设引下线之间的距离,记录专设引下线布置的总根数,每根专设引下线为一个检测点,按顺序编号检测。
检测时,应用游标卡尺测量每根专设引下线的规格尺寸。
检测每根专设引下线与接闪器的电气连接性能,其过渡电阻不应大于 0.2Ω。
检查专设引下线上有无附着的电气和电子线路。测量专设引下线与附近电气和电子线路的距离是否符合 GB50057-2010 中第 4.3.8条的规定,应不小于 1m。
检查专设引下线的断接卡的设置是否符合 GB50057-2010 中第 5.3.6 条的规定:
(1)采用多根专设引下线时,应在各引下线上于距地面 0.3 m 至 1.8 m 之间装设断接卡。
(2)当利用混凝土内钢筋、钢柱作为自然引下线并同时采用基础接地体时,可不
设断接卡,但利用钢筋作引下线时应在室内外的适当地点设若干连接板。当仅利用钢筋作引下线并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在每根引下线上于距地面不低于0.3 m处设接地体连接板。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设断接卡,其上端应与连接板或钢柱焊接。连接板处宜有明显标志。
测量接地电阻时,每年至少应断开断接卡一次。专设引下线与环形接地体相连,测量接地电阻时,可不断开断接卡。检查专设引下线近地面处易受机械损伤之处,地面上 1.7 m 至地面下 0.3 m 的一段接地线应采用暗敷或采用镀锌角钢、改性塑料管或橡胶管等加以保护。采用仪器测量专设引下线接地端与接地体的电气连接性能,其过渡电阻应不大于0.2Ω。
检查防接触电压措施是否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利用建筑物金属构架和建筑物互相连接的钢筋在电气上是贯通且不少于 10 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作为自然引下线的柱子包括位于 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的。
2)引下线 3 m 范围内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 50 kΩm,或敷设 5 cm 厚沥青层或 15cm 厚砾石层。
3)外露引下线,其距地面 2 .7m 以下的导体用耐 1 .2/50μs 冲击电压 100 kV的绝缘层隔离,或用至少 3 mm 厚的交联聚乙烯层隔离。
4)用护栏、警告牌使接触引下线的可能性降至最低限度。
3、接地装置检测
检查接地装置的结构型式和安装位置;校核每根专设引下线接地体的接地有效面积;检查接地体的埋设间距、深度、安装方法;检查接地装置的材质、连接方法、防腐处理是否符合要求。
检查接地装置的填土有无沉陷情况。
检查有无因挖土方、敷设管线或种植树木而挖断接地装置。
首次检测时,应检查相邻接地体在未进行等电位连接时的地中距离。
检查防跨步电压措施是否符合下列规定之一:
1)利用建筑物金属构架和建筑物互相连接的钢筋在电气上是贯通且不少于 10 根柱子组成的自然引下线,作为自然引下线的柱子包括位于 建筑物四周和建筑物内。
2)引下线 3 m 范围内土壤地表层的电阻率不小于 50 kΩm。或敷设 5 cm 厚沥青层或15 cm 厚砾石层。
3)用网状接地装置对地面作均衡电位处理。
4)用护栏、警告牌使进入距引下线 3 m 范围内地面的可能性减小到最低限度。用毫欧表测量两相邻接地装置的电气贯通情况,判定两相邻接地装置是否达到共用
接地系统要求或独立接地要求。检测时应使用最小电流为 0.2A 的毫欧表对两相邻接地装置进行测量,如测得阻值不大于 1Ω,判定为电气贯通,如测得阻值大于 1Ω,判定各自为独立接地。
每次接地电阻测量宜固定在同一位置,采用同一型号仪器,采用同一种方法测量。使用接地电阻表(仪)进行接地电阻值测量时,应按选用仪器的要求进行操作。
等电位连接检测
大尺寸金属物的连接检测,应检查设备、管道、构架、均压环、钢骨架、钢窗、放散管、吊车、金属地板、电梯轨道、栏杆等大尺寸金属物与共用接地装置的连接情况,如已实现连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
大尺寸金属物的连接检测,应检查设备、管道、构架、均压环、钢骨架、钢窗、放散管、吊车、金属地板、电梯轨道、栏杆等大尺寸金属物与共用接地装置的连接情况,如已实现连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 对于第一类和处在爆炸危险环境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中平行敷设的长金属物的检测,应检查平行或交叉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规定要求值时的金属线跨接情况,如已实现跨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
对于第一类和处在爆炸危险环境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中平行敷设的长金属物的检测,应检查平行或交叉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规定要求值时的金属线跨接情况,如已实现跨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 对于第一类和处在爆炸危险环境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中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等连接物的检测,应测量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当过渡电阻大于0.03Ω时,检查是否有跨接的金属线,并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
对于第一类和处在爆炸危险环境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中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等连接物的检测,应测量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当过渡电阻大于0.03Ω时,检查是否有跨接的金属线,并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总等电位连接带的检测,应检查由LPZ0区到LPZ1区的总等电位连接状况,如其已实现与防雷接地装置的两处以上连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
总等电位连接带的检测,应检查由LPZ0区到LPZ1区的总等电位连接状况,如其已实现与防雷接地装置的两处以上连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低压配电线路引入和连接的检测,应检查低压配电线路是否全线穿金属管埋地或敷设在架空金属线槽内引入。如全线采用铠装电缆穿金属管埋地引入有困难,检测电缆埋地长度,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及绝缘子铁脚等接地连接性能,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埋地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安装的电涌保护器性能指标和安装工艺。
低压配电线路引入和连接的检测,应检查低压配电线路是否全线穿金属管埋地或敷设在架空金属线槽内引入。如全线采用铠装电缆穿金属管埋地引入有困难,检测电缆埋地长度,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及绝缘子铁脚等接地连接性能,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埋地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安装的电涌保护器性能指标和安装工艺。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架空金属管道的检测,应检查架空金属管道进入建筑物前是否每隔25m接地一次,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架空金属管道的检测,应检查架空金属管道进入建筑物前是否每隔25m接地一次,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建筑物内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检测,应检查建筑物内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与建筑物内钢筋就近不少于两处的连接,如已实现连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
建筑物内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检测,应检查建筑物内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与建筑物内钢筋就近不少于两处的连接,如已实现连接,应进一步 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
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连接的检测,应检查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是否在LPZO区与LPZ 1区界面处与总等电位连接带连接,如已实现连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
穿过各后续防雷区界面处导电物连接的检测,应检查所有穿过各后续防雷区界面处导电物是否在界面处与建筑物内的钢筋或等电位连接预留板连接,如已实现连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
电子设备等电位连接的检测,应检查电子设备与建筑物共用接地系统的连接,应检查连接的基本形式是否符合规定,并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测量以下部位与等电位连接带(或等电位端子板)之间的电气连接情况:
配电柜(盘)内部的PE排及外露金属导体;线缆的金属屏蔽层;UPS及电池柜金属外壳;光缆屏蔽层和金属加强筋;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金属线槽;设备机架、金属操作台;防静电地板支架;机房内消防设施、其他配套设施金属外壳、金属门、窗、隔断等等电位连接的过渡电阻值一般不应大于0.29Ω。
电涌保护器(SPD)检测
查看电涌保护器是否经国家认可的检测实验室检测,是否符合GB18802.1和GB/T18802.21要求的产品。
电涌保护器运行期间,会因长时间工作或因处在恶劣环境中而老化,也可能因受雷击电涌而引起性能下降、失效等故障,因此需定期进行检查。如测试结果表明电涌保护器已经劣化,或状态指示指出电涌保护器失效,应及时更换。
检查并记录各级SPD的安装位置,安装数量、型号、主要性能参数(如Uc、In、Imax、Iimp、Up等)和安装工艺(连接导体的材质和导线截面,连接导线的色标,连接牢固程度)。
对电涌保护器进行外观检查,电涌保护器的表面应平整、光洁、无划伤、无裂痕和烧灼痕或变形。电涌保护器的标示应完整和清晰。测量多级电涌保护器之间的距离和电涌保护器两端引线的长度,应符合规定。检查电涌保护器是否具有状态指示器。如有,则需确认状态指示应与生产厂说明相一致。
检查安装在电路上的电涌保护器限压元件前端是否有脱离器。如电涌保护器无内置脱离器,则检查是否有过电流保护器,检查安装的过电流保护器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检查安装在配电系统中的电涌保护器的Uc值是否符合规定。
检查安装的电信、信号电涌保护器的UC值是否符合标准规定。
防雷装置主要检测设备有哪些?
1. 激光测距仪:量程:0-150m
2. 测厚仪:金属厚度测量,超声波
3. 经纬仪:量程:0-360°,分辨率:2″
4. 拉力计:量程:0-40kgf
5. 可燃气体测试仪:适用气体:可燃气体
6. 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电流:>20mA(正弦波),分辨率:0.01Ω
7. 大地网测试仪:测试电流:>3A,分辨率:0.001~99.999Ω,频率可选
8. 土壤电阻率测试仪:四线法测量,测试电流:>20mA(正弦波)分辨率:0.01Ω
9. 等电位测试仪:测试电流: ≥1A,四线法测试,分辨率:0.001Ω,具备大容量锂电池
10. 环路电阻测试仪:电阻测量分辨率:0.001Ω,电流测量分辨率:1μA
11. 防雷元件测试仪:测试器件:MOV,具备大容量锂电池
12. 绝缘电阻测试仪:0-1000MΩ
13. 表面阻抗测试仪:测量范围:103-1010Ω
14. 静电电位测试仪:测量范围:±20kv
15. 数字万用表:电压、电流、电阻测量,分辨率:3位半
16. 防爆对讲机:防爆对讲
17. 标准电阻:10-3 ~ 105欧姆,功率1/2w,线绕型
18. 钢卷尺:分辨率:0.01m
19. 游标卡尺:量程:0-150mm